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编号 :GR201835000618
系统购买热线:400-0058-720

干货!入门级超详尽全景接片教程

作者:维构全景

日期:2019-01-15

对于全景拍摄来说,前期后期是个系统工程,也是摄影完整的操作流程,我们不能避免后期只谈直出

你是不是也遇到过以下类似情况:


手持35mm/50mm或以上的定焦,刚好遇见了传说中美轮美奂的西海岸落日,包里却没有超广角镜头来捕捉漫天霞光。


气喘吁吁花了半条老命爬上山顶,却发现镜头视角不够广阔,纵使超广角镜头也容纳不下这样超过180度视角的大气场面。



这些问题其实有一个通解就是  全景接片


若是放在胶片时代,接片可能特别费时费力,或者使用类似 Horizont 135转机的全景胶片相机。不过如今科技这么发达,Lightroom & Photoshop都能提供接片的功能,甚至连手机也都基本支持了全景(Pano)的功能菜单。



什么是全景接片(Pano)



如上图所示,全景接片的拍摄的原理就是在不同角度,拍摄多张照片,并通过Lightroom/ Photoshop/ PTgui 等软件进行后期合成。


拍摄时,只需要转动相机,选择拍摄场景的不同区域,但如果在前期拍摄时不注意一些细节,照片很有可能在后期无法拼合起来 。


所以说前期后期是个系统工程,也是摄影完整的操作流程,我们不能避免后期只谈直出。



前期拍摄注意事项



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是照片的重合度。尽量保持每一次转动的角度一致,相邻照片之间至少有1/3的部分重叠部分,这样才能保证后期软件能识别并正确地拼接。一般来说,保证33%左右的重合度就足以得到正确的全景照片,但是个别拍摄题材(比如银河拱桥接片)则可能需要50%或以上的重合度。



不要用太广的镜头进行全景接片,尽量采用竖构图进行拍摄。用超广角镜头拍摄会产生大量的边缘畸变和透视形变(个人经验是尽量不要低于等效24mm),造成两张照片难以拼合,或者拼出来的图像变形严重,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后期矫正,因此全景接片优先使用中长焦镜头拍摄。


竖向构图也是保证纵向有足够的信息量,方便之后的裁切(这大概就是为什么iPhone /山寨iOS操作逻辑的一众安卓都采用竖构图的全景模式)。当然如何构图并不是钉死的教条,根据具体环境和表达题材的变通也是摄影的黄金法则之一。



尽量使用三脚架,保持地平线/基准线的水平。横向转动拍摄时,保持地平线或者基准线的水平很重要,否则很容易出现地面歪斜,波浪状天际线,远方地平线的拼接错误,或者拼接后需要裁掉大量像素/大量像素空白的情况出现。这些问题也不是不能补救,通常需要大量的后期时间来修复。


另外,其实软件的算法已经相当智能,就算手持应急,配合接下来会介绍的一些后期小技巧,合成的效果也能接受。下方的照片都是使用55mm手持定焦拍摄,使用LR拼接而成的。



使用M档模式,保持每一张照片焦距 & 曝光 (光圈、快门、ISO)& 白平衡等参数一致。虽然强大的后期软件已经可以自动调节并合成曝光、白平衡不一样的照片,但事无巨细的前期准备才是后期万无一失的保证。锁定白平衡,只需把白平衡模式从自动调成其他的比如“阴影”、“晴天”等等。


锁定对焦,只需转到MF手动对焦模式后,转动对焦环设置完想要对焦的焦点。锁定曝光,则是在测光完成后,调至M模式并调整光圈快门到相应参数,部分相机会有AEL键,可以锁定曝光的参数(比如我的索尼大法A7,如下图红圈所示)。另外,如果遇到光比过大的情况,可以使用包围曝光拍摄,后期时先合成HDR,再全景合成。



还有个问题叫做视差(Parallax),视差其实是很多全景接片产生重叠或拼接错误的罪魁祸首。视差的存在很容易观察,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实验:只睁开一只眼睛,然后伸出你的一根手指,让手指正好遮住远处的一个参照物,比如下图的参照物是墙壁的边缘。转动脖子,你会发现原本与手指在同一条垂直线上的参照物,竟然发生了偏移,也就是物体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,这种现象就叫做视差。



视差对全景拼接造成的影响是破坏性的,其成因是由于转动轴和所谓的「节点」(无视差点)不在同一直线上,过于理论的环节就不啰嗦了。


照相机的节点一般在镜头中间的某个地方,我们可以通过专门的全景云台来让转轴和节点重合。



后期拼接技巧


能进行后期拼接的软件很多,Lightroom 和 Photoshop 基本可以搞定百分之90以上的任务。具体操作步骤就不赘述了,简单的说明一些小技巧,在Lightroom中,选中要合成的照片,右击合成(Photo Merge)--> 全景图 (Panoroma),会出现三个选项:球面(Spherical)、圆柱(Cylindrical)、透视(Perspective)。软件会根据图片特征自动选择一种投影方式,一般情况下是“圆柱”。



“球面”一般适合有一定俯仰角的接片,比如银河接片;“透视”更适合长焦接片,中广角的照片使用透视投影一般会相当的夸张。


后期拼接图片,边缘经常会出现空白,除了在前期可以有意的拍入多余场景,后期可以使用需要裁剪或者变形填充来解决。在三个投影选项下方有“自动裁剪(Auto Crop)”,选上后软件会自动裁掉周围有空白的区域。



裁剪会完全裁掉我们拍摄的周边像素,因此Lightrrom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办法。这就是“边界变形(Boundary Wrap)”。边界变形滑块默认是0,把这个滑块往右移。软件会通过让照片边缘变形的方式,填充满周围的空白像素,如下图所示。



【结尾】


在数字化的时代,摄影的器材只能限制作品的上限,手机一样能把以上的操作完成下来。这又侧面证明了,其实很多曾经以为难以实现的题材、照不下的美景已经不再只是他人炫技的资本。对心中的美学,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发言权的。简而言之,用好手里的设备,榨干它的性能,物尽其用。